由廣東省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協會連同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龍崗區生態環境協會等全國各省市10多個行業主管部門及協會,共同發起舉辦的“深圳國際綠色循環產業周 ”(簡稱“綠色循環周GCEWeek”)將于2021年12月23日-25日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舉辦。
據悉,此次參觀交流循環周的碳交易所包括: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深圳碳排放交易所、廣州碳排放交易所、湖北碳排放交易所、天津碳排放交易所、重慶碳排放交易所,7大碳交易所將齊聚深圳,通過專業展區、主題論壇及高端峰會等各項活動,共同探討中國“十四五”規劃下通過碳交易市場的運行助力企業向能源低碳轉型。
另外,展會邀請了包括華能北京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熱電廠、北京京能未來燃氣熱電有限公司、神華國華(北京) 燃氣熱電有限公司、天津大港廣安津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天保熱電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碳交易市場電力領軍企業,以及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埃賽力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創隆實業(深圳)有限公司等百余家專業碳交易買家到場參展,共同商討綠色循環經濟發展下節能減排、智慧能源等多方合作。
未來全球碳交易主場
——“千億藍海”碳市場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碳交易市場”)正式上線啟動。交易首日成交量即達410.4萬噸,成交額21023.01萬元,成交均價52.34元/噸。
相關數據顯示,首批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2000家,其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預計未來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規模或達百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我國目前碳排放總量超過100億噸/年,以2025年納入碳交易市場比重30-40%測算,未來中國碳排放配額交易市場規模將在30億噸以上,與歐盟總排放量水平相當。基于中國碳論壇及ICF國際咨詢公司共同發布的《2020中國碳價調查》的研究結果,2025年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內碳價預計將穩定上升至71元/噸,全國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市場市值總規模將達到2840億元。
2021年是中國碳資產擴張開啟元年,隨著碳交易市場的建立和日趨成熟,碳排放權逐漸演化成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碳資產或將對企業的利潤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千億藍海市場將全面到來!
碳交易是實現碳中和的途徑之一
碳排放交易市場覆蓋全行業
——綠色循環經濟企業備受矚目
公司名稱:藍調國際會展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組委會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皇崗中路高科利大廈4E
聯系電話:0755-83696606
參展、報名咨詢:張先生 13425183616
論壇、觀眾組團:張女士 13902949804